TA的每日心情 | 难过 21 小时前 |
---|
签到天数: 41 天 [LV.5]常住居民I
超级版主
 
- 积分
- 305103
|
“”是一个相对单位,以当前元素的字体大小为基准。1等于当前元素的字体大小。如果一个元素没有定义特定的字体大小,那么它将继承父元素的字体大小。
举例说明:
字体大小:
假设一个元素的字体大小被设置为16像素,如果你为一个子元素设置字体大小为2,那么子元素的字体大小将是32像素(16*2)。
{
-:16;
}
{
-:2;*32*
}
嵌套元素:
如果一个嵌套元素也使用“”单位,那么计算可能会复杂一些,因为它会基于父元素的计算结果。
{
-:16;
}
{
-:15;*24*
}
{
-:15;*36,因为它是基于父元素24的字体大小*
}
使用的缺点:
点:
灵活:允许根据容器元素调整大小,使得控制内间距和字体大小更为方便。
响应性好:通过调整父元素,可以影响多个子元素的大小。缺点:
复杂性:如果层级很多,计算会变得比较复杂,特别是在项目中有深层嵌套时。单位
“”代表的是“”,即相对于根元素的字体大小。根元素通常是HTML元素。因此,1等于HTML的字体大小。
举例说明:
基础应用:
如果HTML的字体大小是16像素(通常这是浏览器的默认值),那么1就相当于16像素。
{
-:16;
}
{
-:2;*32*
}
一致性:
论元素在哪个层级,只要使用单位,它们的大小都是相对于HTML元素的字体大小。
{
-:1;*16*
}
{
-:15;*24*
}
使用的缺点:
点:
简化计算:每个“”单位都统一以根元素的字体大小为基准,便于理解和使用。
跨浏览器一致:通过调整根元素的字体大小,可以一致地改变整个文档的比例。缺点:
缺乏灵活性:不像“”可以相对于不同元素进行动态调整。际应用中的建议
在际开发中,选择“”还是“”通常取决于使用场景:适合使用的场景:
内部元素需要随父元素的尺寸变化灵活改变。
需要多级嵌套,且希望内部元素基于其直接父元素的大小进行调整。适合使用的场景:
需要保持各个元素在不同页面中视觉风格的一致性。
UI组件库等需要灵活适应不同项目,但保持内部样式一致。结合的使用
在一些复杂的布局中,开发者可能会结合使用“”和“”。例如,使用“”来定义整体结构的基本字体大小,然后使用“”来调整组件内部的细微差别。
{
-:16;
}
{
-:1;*16*
}
{
-:125;*20*
}
-{
:05;*10'-20*
}
在这个例子中,整个页面基于根HTML进行缩放,而导航内的元素基于导航条的大小进行调整。
总结
“”和“”作为CSS中的相对单位,为页设计中的响应性和可维护性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选择和使用这两个单位时,应根据具体项目需求、设计要求以及开发习惯进行权衡和选择。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和适用情景可以帮助开发者创建更为灵活、易于适应的风格和布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