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网站建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回复: 0

今日热点微公益盛行 公益营销进入2.0时代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昨天 01:12
  • 签到天数: 41 天

    [LV.5]常住居民I

    10万

    主题

    41

    回帖

    3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04418
    发表于 2025-8-7 11:4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络化)公益营销一直是成熟品牌青睐的营销策略,既能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能提升品牌美誉度。但自从新媒体尤其是社会化媒体兴盛之后,企业的公益营销似乎越来越难开展,因为与从前的公益活动比较,不但正向回报率在下降,负面的络舆论也不断泛起,这让公益广告主很是郁闷,做了好事还要落下骂,难道公益营销已经穷途末路了(企业建设)

    其是传播环境和受众人群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传统媒体时代,品牌主的一次声势浩大的公益活动很容易获得媒体的关注,加上必要的公关手段,公益信息的传播通道基本是上畅通阻的。而公益活动的组织方、受助方是主动施加和被动接受的两个群体,比如某企业决定向某贫困农村小学拨款重建一栋破烂的教学楼,鉴于信息的不对称,我们很难知道这个援助过程的细节和故事。当然,公关会给媒体和受众提供一堆精心准备的感人故事,只是往往会因为过于精致而缺乏打动人的力量。但广告主显然是满意的,因为整个公益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完全可控,需担心负面言论扰耳。(建设)

    社会化媒体流行之后,问题就复杂了,你很难分清楚一场公益活动到底是谁发起的、谁是传播者。特别是受助方的角色转换具颠覆性,原来是公益组织者满世界主动寻找合适的受助人,现在是受助人自己或委托别人主动跑到上,通过博客、论坛、视频、微博、SNS社区等社会化媒体工具发出首手求援信息。信息很扩散出去,在这个过程中,受助人不断更新相关信息,参与传播的友有部分同时承担了传播者和援助者的角色。如果这个公益事件具有不错的新闻价值,媒体也会适时加入传播的阵营,从而在络上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公益活动(近比较典型的社会化公益案例是由我发起的“铅笔换校舍”活动)。面对如此碎片化的人群和信息,广告主纵然有心相助,也不敢贸然介入,因为公关告诉他们,我们法管住友的嘴。(企业建设)

    其,这些变化背后的本质是公益活动已经由“大公益”进入“微公益”时代。大公益时代,通常只有企业主、社会流和慈善机构才是公益的主体,普通人只能充当公益围观者。微公益时代,人人都可以是公益主体,随时都能在络上发起一场公益救援,甚至有时候发起人、受助人可以是同一个人。微公益是一种零门槛、零负担追求创意的公益方式,不仅仅是捐款捐物,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合适的参与方式,比如“铅笔换校舍”活动,有的选择用物品交换,有的捐出个人物品或时间进行爱心拍卖,有的不断转发评论,从精神上支援,这些都是微公益的参与形式。微公益精神,提倡以微小之力,带来细微的改变,终给双方带来互助的乐。而这种乐公益的基础是在不断地互动、分享、传播之中产生并延续的,可以说是典型的公益20(做)

    我认为,微公益时代的到来,在给企业进行公益营销带来更大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传播机会。之前企业要做公益营销,要自己关起门来苦思冥想。现在每天在络上都有数真自发的公益需求,只要善于发现、挖掘和整合,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公益活动。企业在介入后,完全可以借势而为,让友成为公益活动组织、传播的主体,广告主只需要做好相关的资金、物质援助和组织发放等服务工作,并时反馈给友。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要企业是真心意去行善,一定能收获良好的口碑和品牌声誉。(推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