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网站建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回复: 0

聊聊在美上市公司为何屡遭集体诉讼(1)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昨天 00:41
  • 签到天数: 42 天

    [LV.5]常住居民I

    10万

    主题

    39

    回帖

    3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04023
    发表于 2025-8-7 11:4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企业建设)一宗宗集体诉讼的背后,是缺乏诚信而财务造假,还是因为不谙游戏规则而导致信息披露不全所致而兴讼的美国律师事务所究竟是维护投资者利益的代表,还是暗藏祸心的股市秃鹫

    在美国几近苛刻的证券监管体系下,企业在美上市之路承受着巨大的法律风险。自中华2022年遭遇首次集体诉讼后,10年来先后有易、人寿、UT斯达康、中航油、新浪、分众、巨人等20多家在美上市遭遇集体诉讼的“狙击”。

    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在海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然而,聚光灯映照下的概念股,喝彩声之后往往便是令人难堪、猝不及防的集体诉讼。

    一宗宗集体诉讼的背后,是缺乏诚信而财务造假,还是因为不谙游戏规则而导致信息披露不全所致而兴讼的美国律师事务所究竟是维护投资者利益的代表,还是暗藏祸心的股市秃鹫

    对于企业来说,美国华尔街是心仪向往的融资首选之地,哪怕遭遇一次又一次集体诉讼官司的风险和打击,他们依然“前仆后继”。2022年3月3日,据美国斯坦福法学院证券集体诉讼信息交流所统计,284家在美国上市的企业中有25家遭遇过集体诉讼。其原因是,这些企业在IPO后发布的财务信息,与招股说明书中的财务报表存在诸多误差。美国投资者认为,信息披露不全的财务报表,使他们的投资遭遇了损失。

    事情究竟是怎样的呢

    雷暴袭击下的华尔街概念股

    史玉柱如今是国内游市场上呼风唤雨的风云人物,但每当他回想起巨人络2022年11月在美遭遇的集体诉讼官司,他那矜持的明星味儿便会立马消失。

    同样不堪回首往事的,还有另一位明星人物——江南春。这个摆弄液晶屏征服华尔街的商业怪才,在分众传媒遭遇集体诉讼之时,瞅着嗖嗖往下掉的股价只能徒自悲伤。

    《IT时代周刊》翻阅美国大证券交易所的资料发现,截至2022年底,在纽约证交所上市的企业有52家,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有124家,美国证交所8家。另摩根大通美国存托证券(ADR)数据库显示,在美国OTC(OTC,场外交易)的企业有100家,总共为284家。

    在这284家企业中,有多少吃过集体诉讼的苦头美国斯坦福法学院证券集体诉讼信息交流所给出的数据是25家。据了解,该机构建立的数据库收录了1995年以来的3080件证券欺诈集体诉讼案件。

    在这份单中,人寿、江西赛维、侨兴环球、空中、中华、UT斯达康、前程忧、晶澳太阳能、华奥物种、诺亚舟教育、昆明圣火药业、富维薄膜、LJ国际有限、大连绿诺环境工程科技、亚信科技、和信超媒体、太平洋宽频……都“幸运”地被美国投资者盯上过。但本刊查阅当时的新闻报道,发现这些企业均否认了对它们集体诉讼的种种指控。

    对此,在美国从事证券行业的资深律师GS有着深深的感触,他告诉本刊,在2022年到2022年的5年内,有6家上市被股东控告,而在2022年就骤升至有10个被股东控告。

    他分析认为,虽然在美上市的速度在加倍增长,但却远远落后于被控告数的增长。假如在美上市不能正视自己的问题,恐怕还会有更多的在美上市将走上被告席。

    上市企业为何屡遭美国投资者起诉亚洲治理协会秘书长艾哲明(JA)表示,这表明,上市企业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着严重问题。但世界上任何资本市场都存在招股文件包含虚假或误导性信息的问题,只是由于上市量较大,才使这个问题更加突出。据了解,2022年全球IPO总量中,在境内外上市的占比多达45%。

    到目前为止,赴美上市还是企业成功的标志。但在一片风光背后,这些上市也有着难言的苦衷。

    华尔街是美国财富的象征,这里不仅有金钱闪耀的光环,也有资本尔虞我诈的阴谋。作为初次踏上美国资本市场的新人,极少接受专门的投行知识、证券知识、法律知识的企业老总们,将会面临多大风险,付出何种代价

    资本市场不相信弱者的眼泪。在挑剔的美国投资者面前,初见大世面的企业慌了神,在接连发生的集体诉讼事件中,一个个乖乖地吃了哑巴亏。

    财务漏洞,致命一刀

    与欧美企业相比,企业在财务报表上的随意性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论是巨人的史玉柱,还是分众的江南春,在国内都是以“不按规矩出牌”的创新性经营为特征的企业家。正是在报表上的“不按规矩”,使得这两家遭到美国律师团的起诉。

    时间回溯到2022年11月27日,代表美国投资者的律师事务所CSGRR(以下简称CSGRR)向巨人络发难,指称巨人络在上市申请书和招股说明书中,未披露其主打游戏《征途O》在2022年第季度的两个重要运营数据均出现下滑的事。CSGRR律师事务所认为,这些关键性数据,应及时向股东披露,否则就是严重损害了投资人的利益。

    在巨人络遭遇集体诉讼的第二天,江南春的分众传媒也因隐瞒负面业绩信息而遭遇同一家律师事务所的责问。《IT时代周刊》在调查中了解到,美律师事务所认为分众传媒的注册申请书和招股说明书没有完全披露事,因为它没有披露分众传媒属下的互联广告业务分进行的若干项收购交易,这些交易导致该分毛利率下降。据了解,事情起因是在2022年11月19日,分众传媒发布了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第季度财报,报告显示,由于近进行的几项收购交易,在2022年第季度的毛利率有所下降。次日,分众传媒股价从每股5715美元大幅下跌到每股52美元。CSGRR这样律师事务所代表所有在分众传媒第二次公开募股中的投资者,要求赔偿损失。

    巨人和分众的遭诉,充分暴露了这两家对于美国证券市场有关规则的知。据了解,美国对证券的管理异常严厉,特别在上市和金融机构信息披露中虚假陈述的归责上,均采用推定过错责任原则,即信息提供者如不能证明自己的行为没有过错,则推定其有过错,应向股民承担民事责任。这意味着只要在信息披露中存有瑕疵,就很有可能被类似CSGRR这样的律师事务所抓住,上市后只能认输受罚。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事上,概念股近年来陷入的海外集体诉讼案件中,几乎所有原告方的指控,都集中在“财务报表虚假”这一死穴上。

    2022年,UT斯达康被美国加州的一家大型律师事务所起诉,诉由是“发布虚假、误导性的声明,人为抬高其股票价格”;而人寿及其5位高管、董事2022年在美国被集体诉讼,原因也是“没有及时披露不利信息”……

    “被诉的起因均是虚报、隐瞒信息,这也集中反映出国内资本市场在信息披露体系上的弊端和不足。从制度层面看,上市的信息披露制度与海外市场相比,大的差距就是信息披露缺失的成本太低、对造假者的惩罚太低。”《法律风险观察》研究员张雅玲说,“一些引起中小投资者巨大损失的上市行为,往往只被罚款几万元或几十万元了事,收益远大于其成本。这种错误的习惯思维一旦带到美国,怎么不会引火上身呢。”

    可怕的惯性思维

    事上,企业在美遭遇如此多的集体诉讼,正是由于不谙熟美国的证券管理制度,把国内的那一套带到了国外,以致成为新游戏规则的牺牲品。

    按照美国证交会的发行制度,上市企业必须保证“完全信息披露”,即必须确保证券发行有关的一切信息的真、全面、准确,并对不陈述所导致的投资者损失承担法律责任。而一旦出现证券欺诈行为,任一投资者均可聘请律师代表其他投资者启动集体诉讼程序。(建设)

    在式的企业治理中,企业的财务状况、重大决策、重大人事变动、企业发展导向等方面都是高度保密的,在企业内部甚至都只控制在极少数知情者范围,对重大信息的披露,不是故意不报,而是下意识地认为不方便报。这就导致在美上市在信息披露方面“惯性”的不及时、不真、不全面。(做)

    在美上市的晶澳太阳能以及九城遭遇集体诉讼,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美律师事务所认为,晶澳太阳能对财务状况和运营结果给出了重大的虚假和误导性报告。原因是晶澳太阳能没有披露其从雷曼附属购买的价值1亿美元的票据。被告并没有披露其在雷曼附属进行的这项高度投机性的投资,而在当时的信贷危机中,雷曼出现了非常严重的财务困境;所以起诉人因此判定,晶澳对自己的财务表现、前景和盈利预期的报告中存在虚假信息和误导。此外,九城也因被认为披露虚假的盈利信息以及隐瞒续签《魔兽世界》代理合同的情况也遭到多项集体诉讼。(推广)

    “概念股频频遇到法律纠纷,原因不是偶然的。”张雅玲介绍,美国严格的监管法规中规定,企业上市首次公开发行,就存在招股书包含不当陈述、遗漏、误导,IPO定价不当,重要信息露等可能引起诉讼的风险。上市后,还可能因为股价下跌、未达盈利预期、财务报表失真、重大事件披露不当等被告上法庭。(企业建设)

    在美国投资者看来,规范的财务是企业的生存之本,信息披露表现出的是上市面对股民起码的社会承诺和职业精神,因此信息披露的真性与及时性事关企业生死。这对于对美国法律和监管条例并不熟悉、内部管制又尚未成熟的而言,的确是不小的挑战。(络化)

    [P]

    华尔街是美国财富的象征,这里不仅有金钱闪耀的光环,也有资本尔虞我诈的阴谋。作为初次踏上美国资本市场的新人,极少接受专门的投行知识、证券知识、法律知识的企业老总们,将会面临多大风险,付出何种代价

    资本市场不相信弱者的眼泪。在挑剔的美国投资者面前,初见大世面的企业慌了神,在接连发生的集体诉讼事件中,一个个乖乖地吃了哑巴亏。

    财务漏洞,致命一刀

    与欧美企业相比,企业在财务报表上的随意性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论是巨人的史玉柱,还是分众的江南春,在国内都是以“不按规矩出牌”的创新性经营为特征的企业家。正是在报表上的“不按规矩”,使得这两家遭到美国律师团的起诉。

    时间回溯到2022年11月27日,代表美国投资者的律师事务所CSGRR(以下简称CSGRR)向巨人络发难,指称巨人络在上市申请书和招股说明书中,未披露其主打游戏《征途O》在2022年第季度的两个重要运营数据均出现下滑的事。CSGRR律师事务所认为,这些关键性数据,应及时向股东披露,否则就是严重损害了投资人的利益。

    在巨人络遭遇集体诉讼的第二天,江南春的分众传媒也因隐瞒负面业绩信息而遭遇同一家律师事务所的责问。《IT时代周刊》在调查中了解到,美律师事务所认为分众传媒的注册申请书和招股说明书没有完全披露事,因为它没有披露分众传媒属下的互联广告业务分进行的若干项收购交易,这些交易导致该分毛利率下降。据了解,事情起因是在2022年11月19日,分众传媒发布了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第季度财报,报告显示,由于近进行的几项收购交易,在2022年第季度的毛利率有所下降。次日,分众传媒股价从每股5715美元大幅下跌到每股52美元。CSGRR这样律师事务所代表所有在分众传媒第二次公开募股中的投资者,要求赔偿损失。

    巨人和分众的遭诉,充分暴露了这两家对于美国证券市场有关规则的知。据了解,美国对证券的管理异常严厉,特别在上市和金融机构信息披露中虚假陈述的归责上,均采用推定过错责任原则,即信息提供者如不能证明自己的行为没有过错,则推定其有过错,应向股民承担民事责任。这意味着只要在信息披露中存有瑕疵,就很有可能被类似CSGRR这样的律师事务所抓住,上市后只能认输受罚。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事上,概念股近年来陷入的海外集体诉讼案件中,几乎所有原告方的指控,都集中在“财务报表虚假”这一死穴上。

    2022年,UT斯达康被美国加州的一家大型律师事务所起诉,诉由是“发布虚假、误导性的声明,人为抬高其股票价格”;而人寿及其5位高管、董事2022年在美国被集体诉讼,原因也是“没有及时披露不利信息”……

    “被诉的起因均是虚报、隐瞒信息,这也集中反映出国内资本市场在信息披露体系上的弊端和不足。从制度层面看,上市的信息披露制度与海外市场相比,大的差距就是信息披露缺失的成本太低、对造假者的惩罚太低。”《法律风险观察》研究员张雅玲说,“一些引起中小投资者巨大损失的上市行为,往往只被罚款几万元或几十万元了事,收益远大于其成本。这种错误的习惯思维一旦带到美国,怎么不会引火上身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